??????
一、课程信息:
?? 课程名称: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(高教版马工程教材2018版)
课程类别:思想政治理论课
适用范围:高专一年级
课??? 时:60(8课时实践课机动)(开一学年,周课时2节)
学??? 分:3
二、课程性质及任务
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融思想性、政治性、科学性、理论性、实践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,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。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,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、道德观、法治观教育,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,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。
三、课程目标
素质目标: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,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,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,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;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、进课堂、进头脑。
知识目标: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,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价值取向,进行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和道德观、法制观教育,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道德和法律知识,加强思想品德修养,增强学法、用法的自觉性,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、行为修养和法治素养。
能力目标:培养学生道德思维方式和法律思维方式,通过模块教学、研究性学习和项目驱动教学,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、合作探究、语言组织、文字写作、辩证思维级逻辑思维能力,进一步提高学生分辨是非、善恶、美丑和加强自我修养的能力。
四、教学措施
1. 探索实施模块教学、任务驱动教学,遵循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的认知规律设置教学模块和专题,重构大专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体系。
2. 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,课前布置线上任务,课堂教学前10分钟开展“说新闻”“讲故事”活动,引导学生观看社会观察、道德与法、今日说法、庭审现场等视频,丰富课堂教学内容。课中开展学习成果分享会、研究性学习成果展、辩论赛、模拟法庭等活动项目,丰富课堂教学形式;
3.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,把党史教育、“三牛”精神融入课堂教学;开展实践教学,激励学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。
五、课程内容、教学要求及课时分配
教学模块 | 教学专题 | 内容及要求 | 课时 | 备注 | |
? ? ? ? ? ? 模块一 锚定人生价值, 坚定理想信念 | 专题一:畅想大学生活 | 开学第一课(根据当年具体情况 决定教学内容),适时转化角色 | 2 | ? ? ? 课外实践活动2课时 (视情况与专题八合并) | |
专题二:担当时代责任 | 了解中国发展的新方位,明确 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 | 2 | |||
专题三:走出人生误区 | 辩证对待人生矛盾,反对错误人生观 | ? 2 | |||
专题四:领悟人生内涵 | 掌握人生观的内涵及意义,厘清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| ? 2 | |||
专题五:探究人生价值 | 端正人生态度,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| ? 2 | |||
专题六:坚定理想信念 | 明确理想信念的重要性,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| ? 2 | |||
专题七:放飞青春梦想 | 积极投身社会实践,把理想转化为现实,实现中国梦 | ? 2 | |||
专题八:规划无悔人生 | 做好大学规划、人生规划,走好人生路 | ? 2 | |||
? ? ? ? ? 模块二 弘扬中国精神, 培育“三牛”园丁 ? ? | 专题一:解读中国精神 | 从中共党史悟中国精神, 掌握中国精神的底蕴 | ? 2 | ? ? ? 课外实践活动2课时 (视情况与专题六合并) | |
专题二:探究精神价值 | 从中国成就明晰精神价值,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| 2 | |||
专题三:厚植家国情怀 |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,做忠诚的爱国者 | ? 2 | |||
专题四:勇做创新先锋 |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,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 | ? 2 | |||
专题五:争做“三牛”园丁 | 坚守基础教育初心,担当振兴乡村教育使命 | ? 2 | |||
专题六:践行中国精神 | 开展社会调查,在实践中弘扬中国精神 | ? 2 | |||
? ? ? ? 模块三:坚守价值追求, 践行学史崇德 | 专题一:秉承价值追求 | 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最求 | ? 2 | ||
专题二:强化价值内核 | 坚定核心价值观自信,抵御错误价值观侵蚀 | ? 2 | ? ? ? 课外实践活动2课时 (视情况与专题七合并) | ||
专题三:坚持价值引领 | 积极努力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者,扣好人生的第一个扣子 | ? 2 | |||
专题四:明晰大德之理 | 明确道德的基本理论,明白大学生必备道德素养 | ? 2 | |||
专题五:筑牢道德之基 | 能尚德修身,共同遵守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道德规范 | ? 2 | |||
专题六:探究立德之法 | 向道德模范学习,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| ? 2 | |||
专题七:实践美德之行 | 积极投身实践,在实践中崇德、行德,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 | ? 2 | |||
? ? ? ? 模块四 知法懂法敬法, 法行国治民安 | 专题一:以案说法悟法 | 探究法学理论,树立法治意识,增强学法意识 | ? 2 | ? ? 课外实践活动2课时(视情况与专题九合并) | |
专题二:坚持宪法至上 | 理解宪法的地位、内容,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| ? 2 | |||
专题三:解析新民法典 |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关乎民生的新《民法典》 | ? 2 | |||
专题四:把握法律体系 | 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内容,增强法律意识 | ? 2 | |||
专题五:建设法治体系 | 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,培养法治意识 | ? 2 | |||
专题六:坚持法治道路 | 理解法治思想,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| ? 2 | |||
专题七:培养法治思维 | 培养法治思维,在社会生活中尊敬和维护律权威 | ? 2 | |||
专题八:行使权利义务 | 依法行使法律权利,履行法律义务,做守法公民 | ? 2 | |||
专题九:践行以行敬法 | 以实际行动引领全社会崇德向善,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| ? 2 | |||
合计 | 60 | 8 | |||
六、考核办法
1. 平时成绩:100分折合为总成绩的40%;社会实践占平时成绩30%。
??? 100分=考勤+课堂表现+作业、项目任务完成情况+社会实践
??? 其中:考勤20分,课堂表现20分,作业、项目任务完成情况30分,社会实践30分
2. 期末考试成绩:100分折合为总成绩的60%
3. 期末考试方式:闭卷考试
4. 成绩评定:百分制(期评成绩=平时成绩X40%+期末考试成绩X60%)